澳门2024资料免费大全,澳门王中王100期期准,澳门一肖一码必中一肖一码,新奥今晚上开奖9点30分,精准一码免费资料大全

  7月30日,2024年第二季度“中国好人榜”发布仪式在山西大同市举办,邯郸市邱县青蛙漫画组创始人陈玉理、李青艾夫妇榜上有名——被评为敬业奉献类“中国好人”。敬业奉献?此言不虚。在邱县有句俗语:“开遍全县的是棉花,红遍全国的是漫画”,而陈与李夫妇就是邱县农民漫画的“播火人”。40多年来,他们倾尽心血培桃育李,青蛙漫画组从最初的14名成员发展成为拥有数千人的民间艺术团体。陈玉理本人荣获“中国漫画金猴奖”(终身成就奖),夫妻二人合著的《陈与李漫画集》获河北省第十一届“文艺振兴奖”。他们是真善美的传播者、正能量的弘扬者、道德新风尚的践行者,以言行诠释着责任担当,用大爱传播着文明风尚。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,笔者走近这对耄耋老人及其学生们,面对面聆听他们的故事——

  时值金秋,暖暖的阳光洒在河北邱县城北的一个普通院落,静谧的小院内瓜果飘香,秋虫鸣唱,黄色的泥土里弥漫着丰收的气息。

  凝思创意、简笔勾勒、调彩涂色……简陋的画室内,一对白发老人相依相伴,守着一隅静好时光,用匠心绘制着漫画人生。须臾间,随着她郑重地按下“陈与李”的朱红印章,一幅憨态可掬的漫画《丰收图》便完美收官,呈现在面前。

澳门2024资料免费大全_陈与李:将“漫画故事”写在广袤大地上  第1张

  正在创作中的陈玉理、李青艾夫妇。

  “陈与李”是一对农民漫画家,这个共同的名字他们整整使用了60多年。“陈”为陈玉理(艺名陈跛子),“李”为李青艾。多半个世纪以来,两位漫画家“一生终一事,一生爱一人”,呕心沥血,笔耕不辍,并组织起全国闻名的青蛙漫画组,手牵手将中国农民漫画推向了世界漫坛高峰。

澳门2024资料免费大全_陈与李:将“漫画故事”写在广袤大地上  第2张

  陈玉理老师代表作《大丰收》。

  六十年前,他的彩礼是“右手”

  李青艾:“我跟你结婚,原本是不收任何彩礼的,但这只‘手’我收下,但它不应该完全属于我,它还是人民的,要为人民服务。”

  “这幅画李老师画得怎么样?”

  “还凑合。”陈玉理言简意赅。

  “哈哈哈,这已是老陈的最高夸奖了!”在爽朗的笑声中,李青艾解释。如今,年已九旬的陈玉理有双手颤抖的征状,但仍不愿放下手中的画笔。他常将自己的构思说给李青艾,借助妻子的手,画出心中的画。

  眼前这对白发苍苍的漫画夫妻,不禁让人联想到钱钟书与杨绛这对文坛伉俪,男的才思中显幽默,女的干练中见豁达。热情好客的二老还不由分说,将我们按在沙发上,而他们却硬要坐在木制靠背椅上。他夸她是“花画话”(会种花、会画画、会说话),她说他的“构思独一无二”。两位老人的风趣,让采访充满了笑声。

  岁月缱绻,葳蕤生香。李青艾翻开厚厚的《陈与李漫画集》,伴着他们质朴、带有土味的话语连缀岁月,夫妻一生勇攀漫画高峰的传奇经历,便如画卷般铺展开来。

  画集中,最引人注目的是《送给李青艾的彩礼》——陈玉理右手按在白纸上的红色手印。60年前,陈玉理写信向李青艾求婚,信中写道:“我们就要结婚了,我没有别的彩礼给。把我的‘右手’送给你吧,你让它种地它扶犁,你让它画画它握笔。凡是通过这只手创造的财富,全部属于你。”回忆起往事,李青艾依然一脸甜蜜,我给他回信:“我跟你结婚,原本是不收任何彩礼的,但这只‘手’我收下,但它不应该完全属于我,它还是人民的,要为人民服务。” 这浪漫的“彩礼”,奠定了夫妻一生用漫画服务群众的基调。

  在邱县有句俗语:“开遍全县的是棉花,红遍全国的是漫画。”60多年来,在陈与李的带动下,邱县农民漫画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,如涓涓细流,不干不涸,成为漫坛的常青树。

  1934年9月,陈玉理出生在邱县大郭斗村的一个贫寒农家。自幼左腿脱臼,因贫失医,成了跛子。在旧社会,尚在童年的小玉理就一瘸一拐辗转讨饭,风餐露宿,人欺狗咬,上演了一幕现实版的《三毛流浪记》。

  长大干啥呢?小玉理皱着眉,思虑着人生方向。一次次,他看到村里画门帘的艺人备受尊重,从此将画家梦埋在了心中。真正让他梦想破茧化蝶还是在解放后,在党的关怀下,陈玉理走进学校,后来还考入邱县初级师范学校。在学习中,陈玉理接触到了漫画,他一下子便被那种夸张、幽默的画法所吸引,于是爱上了漫画。

  “漫画从生活中来。”60多年来,夫妻始终这样认为。为画好漫画,陈玉理曾四次辞去好工作,“我要当农民漫画家,不尝尝当农民的酸甜苦辣怎么行?”对此,陈玉理用诗一样的语言写信给爱人解释:“农村不是埋葬艺术的坟墓,而是我的广阔天地。我起步于乡间小路,离开了农村就像鱼儿离开了水,瓜儿离开了秧。生活是创作的源泉,我坚信有出息的艺术家必须到生活中去”。1960年,李青艾也辞去公社妇女主任职务,回村与陈玉理喜结良缘。漫画,这个共同的志趣,将陈玉理及李青艾的命运紧紧绑在了一起,从此,两人有了共同的名字——陈与李。“陈与李”既是陈玉理名字的谐音,也是夫妻俩一生的事业追求,这个笔名陪伴着他们,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路。

澳门2024资料免费大全_陈与李:将“漫画故事”写在广袤大地上  第3张

  “陈与李”代表作《中国梦 牛精神》。

  为了漫画艺术,她曾搀扶丈夫蹒跚走上“要饭路”

  陈玉理:“我小时候是要吃的,现在是要精神食粮,向您取经,是求您指点漫画的。”

  “学漫画,我的座右铭是疯死成——学练到疯的程度,只要累不死,就要成功。”陈玉理说。

  陈玉理“醉画”,田间劳动休息时,放下锄头用手指在地上画;躺在炕上,用心在脑子里画;晚上趴在桌子上,在如豆的煤油灯下,用笔在纸上画。

  穷乡僻壤,无处求师,见本好书,把衣服扒下来换都愿意。陈玉理爱绘画的书籍如命,只要见到了,多贵都要买。一年冬天,为买书他卖掉了棉衣。破旧的斗室犹如冰窖,陈玉理披上了被子,又把脚伸进装着麦秸的纸箱内取暖。然而,这依然抵挡不住寒冷的袭击,他的牙齿格格作响,身体颤抖得如寒风中摇曳的秧苗。

  田间地头处处是他学画的课堂。为画好牛,他跌跌撞撞跟在牛屁股后面,看牛如何昂首、奋蹄、摆尾,看人如何扶犁、扬鞭……2013年,陈与李的《中国梦 牛精神》入选全国公益广告作品库,2015年又“登”上“图说我们的价值观”特种邮票成为“国家名片”,那牛气冲天的精气神就是得了田野学艺的“真传”。

  在邱县,有一个人皆尽知的故事:有一次李青艾因事回了娘家,陈玉理因忙于画作,10多天被子没有叠起,一窝耗子竟在此安家生了崽儿。“卧榻之下竟容老鼠安睡”,一时成为漫坛的趣话。1958年,激情满怀的陈玉理与李青艾组织了农民漫画组,他们用画笔把街头变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画廊。

  翻看陈与李的漫画,如坐在田间地头,闻得见谷香,听得见虫鸣,触摸得到群众的脉动。一幅幅构思独特、尖锐泼辣、妙趣横生、富有乡土和生活气息的漫画,或赞或讽,均韵味悠长,刻骨铭心。瞧,那一幅《禾如其人》,农民甲在科学技术面前昂首挺胸、不屑一顾,地里的稻子也长得像他一样,成了高高扬头的秕谷;农民乙弯腰虚心地接受了科学技术,地里的谷子也沉甸甸地低下了头——多么鲜明的对比啊,多么让人深思的形象,一幅画开阔了无数人的视野。

  “漫画就像新鲜水果,得好看、好吃,关键得有营养。”陈玉理用通俗的语言,解释漫画的艺术性和思想性。陈玉理的处女作《草草了事》在1957年首次发表于《漫画》杂志,紧随其后,李青艾的处女作《穿过我们的林荫大道》也在1958年登上了同一杂志。在漫画道路上,他们几乎同时起步,以共同追求搀扶着跋涉在漫画艺术道路上。那些年,他们同农民一样日出而作,不同的是夜里夫妻“共剪西窗烛”,一起学习、作画,对农村的深度了解,使他们的每一件作品都反映了国策民声,像弹钢琴一样,精准地弹奏在时代强音上。

  有一年,邱县农业获得大丰收,可农民却高兴不起来。乡亲们对陈与李说:“你能不能把我们丰收之后,被乱摊派搞得没收入的事情画出来?”夫妻经过缜密构思,共同创作了一组题目叫《大包――干》的漫画,由三幅漫画组成:第一幅是一个人背着象征丰收的大包袱,第二幅是四面伸出乱摊派之手,第三幅是空空的包袱里只剩下两张收费票据。这组漫画在《讽刺与幽默》杂志上发表后,被《人民日报》转载。一位叫王文奇的村民看到了,找到陈与李说:“你们可给咱们农民出了口气!”随后,国家出台了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,乡亲们看到漫画还真能替他们说出心里话,纷纷主动为夫妻俩提供创作素材。街道旁,邮筒里的信件长期未取,李青艾就画了一幅画,把邮筒的肚子画得大大的,题目是《邮筒怀孕了!》。邮局知道后,立即进行了整改。李青艾说:“我们是在生活中画漫画,在漫画中过生活。”

  “相对于讽刺漫画,歌颂漫画更难画。”李青艾意味深长地谈创作体会,“要像相声一样抖包袱,既在意料之外,又在情理之中”。说到歌颂漫画,作品《大丰收》被漫画界誉为“歌颂漫画的范本”。这幅画怎么来的,李青艾进行解秘。20世纪50年代,看到农业丰收的大好形势,陈玉理想画幅歌颂漫画,但具体怎么画,让他愁肠百结。一天,他在看守打麦场。酣睡中,他梦到天下雨,但长长的裤子怎么也穿不上,急醒后,他瞬间顿悟了漫画中大与小的辩证关系,于是漫画已在脑中勾勒完成:图一,农民甲看着面前硕大“大丰收”字幅,以夸张的表情与肩扛如椽巨笔的农民乙对话:“我看你写得太大了”;图二,“大丰收”三字贴在高耸如山的粮仓上微如豆大,“我看还小呢。”大小对比的构图、夸张的表情、自然的对话,像一幕幽默的情景剧,一下子就走进了群众心里,成为时代的记忆。1959年这幅漫画发表后,又被《人民日报》等多家报刊转载,并入选《中国现代美术全集·漫画卷》。因这幅漫画的灵感来自梦中,李青艾得意地称之为“神来之笔”。

  心在云上,根在土下,漫画在田间成长,构思在群众中酝酿,于是以农村鲜活生活为题材的一幅幅画作在笔尖涌出,《走正道上去的干部》《荒漠新影》《上天梯》《农民的笑》等以小见大的漫画展示了三农的发展变化,以中国农民独有的幽默情感唱响了长盛不衰的传世歌谣。

  他们深知艺无止境,所以求知若渴。陈与李在漫画创作的漫长岁月中,以“乞丐讨饭”的方式,向专家、同行们“乞讨”。一天李青艾搀扶陈玉理肩背手提着大卷、小包,蹒跚着走在保定的大街上,巧遇时任省美协副主席的韩羽,他的第一句话就是“我是来要饭的!”接着又补充道:“我小时候是要吃的,这次是要精神食粮,向您取经,求您指点漫画的。”韩恍然大悟。在韩羽的指点下,夫妻还用同样方式南上北下,先后敲开了华君武、方成等一批美术界名家的大门。华君武鼓励他们一定要扎根农村,从农民群众生活中去找素材;方成则建议,不只要自己画,要带徒弟,建一支漫画队伍,专门画农村题材,为广大农民群众鼓与呼。

澳门2024资料免费大全_陈与李:将“漫画故事”写在广袤大地上  第4张

  李青艾老师和漫画组成员在讨论创作。

  病床上,他把学生的漫画视为“治病良药”

  华君武:“……青蛙漫画组出人才,出作品,世界还有哪一个国有这样农民漫画团体的,如果有,请出来比一比。”

  1983年春,陈与李当上了漫画“教头”——在原有农民漫画组的基础上,正式成立了青蛙漫画组。

  为啥叫青蛙?李青艾说:“我们就想,青蛙又能吃害虫,又能唱丰收,是农民的好朋友,跟我们的漫画意义相同。从此以后,我们都是‘青蛙’。”两间旧房子,既要当教室、又要当宿舍。学生们自带干草打地铺,还得自备米、面等食品,李青艾则给大家腌了一缸咸菜,再买一口大锅,生个火,青蛙漫画组就这样开了张。

  首批的14名学生的生活很苦,可他们知道老师更苦。陈玉理是名严师,干练的李青艾除了老师的身份外,还是激情四溢的大管家,大量的事务性工作都落在了她肩上,她像在家里照顾丈夫一样,精心照顾着大大小小的学生。角色分工虽不同,但有一样,恨不得把自己的所学一下子掏给学生。数十年如一日,夫妻二人从未休过一个节假日,甚至不分昼夜,学生随到随辅导,就连吃饭、走路心里都装着学生和漫画。哪一个学生有一丁点的进步,他们便喜上心头;那个学生停步不前,他们便寝食难安。学生都是来自农村,水平参差不齐,有的学生见自身成效不佳,便打起“退堂鼓”。见此,陈玉理讲自己在苦难中成长的故事,“什么叫天才?天才就是咬紧牙关下决心去干时,两牙相碰迸出的牙屑!”陈玉理掷地有声。

  陈玉理对漫画作品要求近乎吹毛求“疵”。“画漫画最难的是构思,陈老师的构思可以说是漫画界里的一绝,因此他也要求我们要有最好的构思。有了好的想法,他睡不着觉半夜也要把我们召集到一起商讨。看草图时,每当一个好的漫画构思出现,陈老师就会两眼放光、手舞足蹈。对那些还不成熟的构思他会毫不留情地提出意见,或者直接枪毙。在老师的带动下,我们每次都会热烈发言、各抒己见,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创作氛围,促成了许多好作品的诞生。”青蛙漫画组成员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胡延亭提起恩师依然感动。

  胡延亭清晰记得,自己的漫画《看嫁妆》,陈老师因为不满意,曾七八次踩着自行车上门送教。有一次陈玉理病了,站着讲课累了他坐着讲,坐着讲课累了他侧躺在麻铺上讲。看出他的身体异样,学生们都很心疼,硬是把他送进医院。学生们拎着苹果、罐头等礼品看望,陈老师一一拒绝;学员带着漫画草图来了,陈玉理欣喜异常,趴在病床上与他们讨论得不亦乐乎,医生试图阻止,他手一扬,“这也是药,能治我的病!”

  相对陈玉理的严,李青艾则用母亲般的爱哺育着学员成长。逃婚出来的张凤霞就是靠学画漫画,由“灰小鸭”变成“金凤凰”。当时,张凤霞只有15岁,父母给她定了娃娃亲。在一个雨夜,她从家跑出来投奔陈与李。了解情况后,李青艾反复上门做工作,吃住全免,把她留下来学漫画。“一个女孩子,我不放心,就把老陈赶到其他房间,让她与我住一起。”李青艾深情回忆,“我给她讲漫画、讲人生、讲婚恋,小张很快振作起来。”4个月后,张凤霞发表了第一幅漫画,其父母看后说:“俺们放心了啦,让闺女在这儿学吧,已把亲退了。”在李青艾的精心指导下,张凤霞创作了《家中有林,林中有家》《从生到熟》等大量作品,被优先招录为公职人员,并加入河北省美术家协会成为会员。

  以心血去浇灌,以农田为课堂,以生活为课本,在陈与李的带领下,一批批“青蛙”成长起来了,“笔杆锄头手中拿,农民成了漫画家。”40年,70万公里。自行车换了又换,不管雨雪风霜,学生璩诗岭一直奔波在漫画求学实践的路上,他成了公认的“勤蛙”。他于1984年加入青蛙漫画组,从此与漫画结下了不解之缘。作为一名地道的农民,他每天白天干农活,晚上骑车到20公里外的青蛙漫画组学习,天亮之前再赶回家,继续到田里干农活。一勤天下无难事。璩诗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:《卖画的故事》荣获由文化部等部门联合举办的“第九届中国人口文化奖(美术奖)”;《诱捕》获“河北省新闻漫画大赛”一等奖;《贫穷的根源》获“计生杯全国大型书画展”一等奖;《补》获第八届全国税收漫画大赛二等奖;《常回家看看》等系列漫画获“深圳第五届动漫大赛”特等奖……

  这不能不说是奇迹!仅有20多万人口的邱县,这些扛着锄头的农人,竟有9名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10人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、30多人成为省市级美术家协会会员,相继有3000多人加入漫画队伍。

  立身为旗,虽年高,而耕耘不倦。陈与李带领青蛙漫画组,始终坚守“吃害虫、唱丰收、针砭时弊、歌颂新人新事新风尚”的宗旨。他们立足乡土,用农民的独特视角观察社会、描绘生活,惩恶扬善、激浊扬清,用充满“泥土芬芳”的画笔勾勒中国梦,推动乡风文明建设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。

  在公益漫画创作上,他们引领了新风潮。围绕“中国梦”等重大主题,创作的《中国梦 牛精神》《一滴汗一粒粮》《做有“粮”心的人》等作品入选了全国公益广告作品库。在善行漫画方面,他们聚焦于美德的传扬。以道德模范和“身边好人”为原型,创作了110幅公民道德建设主题漫画,大力倡导互助、诚信、敬业、孝敬之风,使“看漫画、树正气、做好事、尚公益、行善举”等良好的社会风气在邱县蔚然成风。

  此外,漫画家们还化身“宣讲员”,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,深入开展“漫画宣讲”活动,生动演绎了新时代“中国故事”。

  ……

  “如今,漫画不仅是邱县的一张文化名片,更是全县思政教育开展、公民道德建设、美丽乡村打造、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等活动的重要载体,推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。”邱县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刘学兵如是说。

  看着面前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,笔者想,如果也给面前两位可敬的老人画一幅漫画,那一定是:红彤彤的朝阳下,漫漫原野上,两头老黄牛弓起脊梁,昂起肩胛,迈开足蹄,拖着沉重的银色犁铧翻起希望的土壤,在他们耕耘过的身后是金灿灿的收获……

  著名漫画家华君武说:“……青蛙漫画组出人才,出作品,世界还有哪一个国有这样农民漫画团体的,如果有,请出来比一比。”一支业余的农民漫画队伍,为何能薪火相传、长盛不衰?著名漫画家英韬在文章《情深意浓》中一语道破:“陈跛子、李青艾两位组织者,把发展青蛙组视为毕生事业,全神贯注,十数年如一日,不辞辛苦、不图虚名,为帮助组员进步而尽心尽力。”

  “老黄牛,迈大步,我给农民来服务。以苦为乐不知累,定叫家乡换新图。”这是陈与李的作品《牛颂》的题跋,也是老人一生的写照。说起漫画的未来,他们很欣慰,近年来,“青蛙”(漫画家)带“蝌蚪”(中小学生漫画爱好者)共成长活动已向全县校园普及,想必不远的将来定能“青草池塘处处蛙”。与老人依依告别,李青艾说此时《青蛙之歌》最能代表他们的心声:田间池边,小溪山泉,风雨兼程,砥砺永向前,家国情怀在心间,蛙鼓声震天,庆丰年……

 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周金立 孔军 袁鑫/文 通讯员 刘龙 霍飞飞/摄